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临前夕,我校举行了家庭素质教育系列活动。
5月11日下午,举行了正确认识家庭、家庭礼仪与家庭关系调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婚姻家庭法律、家庭理财、家庭营养、家庭护理等讲座。
5月12日上午,举行了厨艺、茶道、缝纫、熨烫、编绣、化妆、插花等家庭操作技能比赛。校党委书记易银珍、校长罗婷、副校长雷庆礼等领导视察了各比赛现场。(详细报道见B版)
5月13日上午,我校与天心区青园街道井湾子社区联合主办了主题为“认识家庭,科学生活”的家庭素质教育进社区活动。
校党委书记易银珍,副校长杜祥培、雷庆礼,督学蒋?萍、成荷萍等10多位专家、教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专题咨询服务,包括家庭礼仪与家庭关系调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婚姻家庭法律、育婴知识、家庭理财、家庭营养、家庭护理等方面,结合生活实际,知识覆盖面广,讲解生动细致。我校督学、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蒋?萍教授作了题为“学习家庭礼仪,构建和谐家庭”的讲座,阐释了家庭礼仪与构建和谐家庭的关系,讲解了家庭礼仪规范。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康琳副教授等现场演示家庭技能,如插花、茶道、烹饪、化装、服饰搭配与熨烫等。井湾子社区上千名居民参加了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家庭数目急增,目前已达10.3亿个。1993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做出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让人们生活得快乐幸福。家庭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就是让人们学会生活、学会愉快地生活、学会科学地生活、学会幸福地生活。
校党委书记易银珍说:“作为女校,我们担负着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不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更注重学生人文情怀、人格修养、女性气质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开设了家政学、女性学、形体训练、女性礼仪、服饰文化、插花与茶道等特色课程,着力培养既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又具有民族传统美德的高级女性人才。不仅注重家庭素质教育,而且将家庭素质教育引进社区,为社区服务。”
这次家庭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既是落实“两会”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创建有女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全校师生、井湾子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这样的活动不仅新鲜有趣,而且从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