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355电子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我校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座谈会
日期:2017-05-27 18:12:45  打印本文

座谈会11.jpg


座谈会22.jpg


座谈会33.jpg


座谈会44.jpg


座谈会55_.jpg


座谈会66.jpg

本网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录平)5月26日下午,我校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质量座谈会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党委副书记吴洛夫、副校长陈赤平、党委宣传统战部、党办校办、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处等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共20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罗婷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吴洛夫主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付红梅介绍了该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教学指导思想、课堂教学、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推进“思政课”质量年建设的举措与成绩、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各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以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就各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推进等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并且就如何提高教学实效、增强课程亲和力、做一名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交流。会场氛围热烈,老师们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以推进“思政课”质量年建设为契机,努力做好排头兵,实现我校“思政课”教学科研水平的大力提升,为增强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务处处长王凤华肯定了“思政课”教学部的各项教学工作及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并就如何落实思政会议精神谈了两点看法,一是要从学校整体层面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思政课”教学文化氛围,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二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切实加强学生获得感。宣传统战部部长李瑢从学校“大思政”建设的视角出发,肯定了“思政课”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成绩,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难点,从学校资源共享和部门协同方面提出了建议

陈赤平在谈话中首先分析了当前的舆论形势,要求从我国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弱化、虚化等现状来认识“思政课”的地位和重要性;其次,“思政课”教师要真学真信所讲理论,注重方法形式创新,讲好国家民族发展的大故事,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让课堂教学入耳、入脑、入心;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过去和当前所做工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在争取各项政策的同时,从学校实际出发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吴洛夫对我校的“思政课”建设提了三个要求,一是当好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传道者;二是要把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把“思政课”讲成“思政课”;三是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最后,罗婷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我校“思政课”的建设,分析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形势,传达了教育部、中共省委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会议精神,对我校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政课”教学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服务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提升自己的人才培养能力,在提高学生的政治品质、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二是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思政课”教师要明道信道,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提高思想站位,做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者;要坚持以文化人,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要坚持以心育人,做学生心理健康的暖心人。三是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到三个遵循,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课程教学可以借鉴井冈山干部教育模式,做到思维方式有角度、思想站位有高度、思政教育有故事,课程设置有精度,育人环境有温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积极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推动思政课教学成果向课程文化、校园文化成果转化,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相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

本次座谈会是我校为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继2017年学生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专题座谈会,对于加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我校“思政课”质量年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风教风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本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