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育与法学系 廖鸿冰) 1月23日至28日,我校仁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张家界儿童福利院开展了“童心携力”儿童教育小组活动。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廖鸿冰教授亲自开展小组活动,社工学生李敏、唐芳、张发姣、王略、梁素芳、黎梦真等分别承担了小组任务。
这个小组是针对“三区”项目组成员在前期调查及平时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生活在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尽管衣食无忧,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在成长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成年后的前途问题等。解决好孤残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及其它的潜在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社会化是“三区”项目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使命。
1月24日,廖教授主持了人际交往小组。首先从热身游戏活动“言行不一”开始,目的是训练儿童的反应能力以及聆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游戏规则是组员先围成一个圈
,第一位做出某一个动作,但同时嘴里说的却是另一个动作;例如动作是洗衣服,说出来的却是“我在看报”;旁边的一位组员便接着做出看报纸的动作,但嘴里又喊出另一个动作,例如“我在洗头”;第三位组员便要做出洗头的动作,却喊出又一种不一致的动作。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参与。孩子们在活动中觉得要做好言行不一实在太难,很多孩子难以做到。接着主持人就引导着说,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不欺骗,不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然后要孩子们自己讨论,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哪些技巧。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诚信,尊重,宽容,互助互爱,身心开朗,学会道歉等等。
主持人总结说,福利院的孩童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彼此之间的许多矛盾、冲突都是因一些小事引发的,只要大家心平气和的冷静处理是可以避免冲突,但是如果这些矛盾不及时解决就容易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恶化,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当矛盾、冲突不可避免的时,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理智的态度设法去化解矛盾,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让自己能在和睦、温馨的生活环境中安心学习,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福利院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集体中要学会处里好彼此关系,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影响社会。
在以后的几次活动中发现,这些孩子之间的兄弟姐妹感情缺失,他们都不是以哥哥姐姐来称呼对方,而是直呼其名,同辈群体之间关系淡漠,人交往能力欠缺、自私自我等问题比较严重。
廖教授在以后的几次小组活动中,以游戏性成长小组的形式对孩子一些问题进行影响、改变和帮助。小组活动分享中,孩子们纷纷表示学习到了如何结交更多朋友、维护彼此友情的一些技巧。
为了让更多他们受益,让服务做出成效,社工还将定期针对不同的儿童开展人际交往小组,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社工也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经验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形式,力求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工服务。
- 上一篇:省妇联老领导来校参观考察...
- 下一篇:我校教师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