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下午,我校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易银珍,校长罗婷,党委副书记吴洛夫,副校长黄立宏、贺江平、周松涛,副校级督导蒋?萍,工会主席莫文斌及教务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教育与法学系全体教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黄立宏主持。 会上,教育与法学系副主任邵汉清就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情况作了汇报。他说,社会工作系校级重点专业,2012年5月通过全省专家评审,社会工作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邵主任分别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他认为这些努力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社会工作专业带头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廖鸿冰教授对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规划作了介绍。廖教授分别从建立社会工作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 “服务学习”模式、实践育人体系、现代社会工作类实验室、社会工作实践基地等七个方面提出规划,并要求以较好的成绩迎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对全国社工类高校的评估、湖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评估和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教务处处长王凤华介绍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本科教学工程管理情况,并对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按照建设规划来落实;二是充分发挥社工精神,办好体现女子院校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我校的“四自”精神、人文关怀、母亲情怀相结合,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实习管理。 在自由发言阶段,与会人员相继建议献策。副校长周松涛充分肯定了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思路及已取得的成绩。教务处副处长刘是今认为教学改革要深化,建议学校实施改革项目化,设立校级专业、课程改革项目。随后教育与法学系总支书记伍秋林、教师欧阳林舟、屈振辉等就学生招生、就业、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2010届毕业生、详细保靖县清水坪镇副镇长、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梅英婷分享了她就读社会工作专业和从事社会工作的经历与感受。 校长罗婷听了与会人员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她说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召开专业改革研讨会,特别有意义。她指出:第一,社会工作前景看好,但任重道远。据调查社会工作专业已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该专业目前由于社会观念的转变、区域的差异等原因,对口就业率只有30%,建设好社会工作专业任重道远。第二,如何加强专业改革试点,做好不容易。她认为,一是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二是要彰显特色,打造优势;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整合校内资源;四是要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校党委书记易银珍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学校专业建设的一件大事,务必要建设好。她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认识再提高,信心再提升,责任再明确。第二,人才培养要与女性有一定的联系,要体现女校特色。第三,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第四,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专业合力;第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她说,社会工作首先是女性发起的,星星之火,现已成燎原之势,要乘十八大东风,开启新征程,圆满完成综合改革项目任务。 最后,副校长黄立宏作了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他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来之不易,建设任务非常艰巨,要有紧迫感、责任感。综合改革是指全方位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使社会工作专业具有示范性,在全省具有推广价值;希望领会好学校领导、各位专家的讲话精神,切实建设好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与法学系 廖鸿冰)
发表时间:2013年02月25日 16:46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字体:大 中 小】
- 上一篇:教育与法学系教师赴广东考察...
- 下一篇: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