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我校举办了“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促进女大学生成才”主题研讨会。校党委书记易银珍、校长罗婷,校党委副书记吴洛夫,副校长黄立宏、周松涛、陈赤平,校长助理李昱及相关部门特邀嘉宾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全体专兼任教师出席了会议。 首先,思政课部主任付红梅作了《思政课建设工作报告》。她全面回顾了思政课部2012年度关于加强课程和学科建设、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等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后,并作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汇报。关于2013年的工作部署,她提出,要以将思政课建成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为总体目标,努力造就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探索实施关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顺利成才。随后,思政部教师代表罗建荣教授就《概论》课“五大模块设计”的总体思路作了详细发言,并当场展出了由35篇优秀论文组成的厚册子——《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集》。朱雯云教授从《马原》课引领大学生训练哲学思维、提升人生意义、贯注人生文关怀,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诸层面,展现了哲学对学生成长、成才多方面育人功能。张卫国教授强调了十八大精神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王琪教授强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目标就是提高教学实效,为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教学,并强化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收效很高。罗斌副教授针对女大学生成才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我校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政课传输“正能量”,促进女大学生成才方面的独到见解。科研处处长助理张录平站在一名思政课教师的立场,认为思政课教师要端正态度,正确定位;要坚定立场,唱响主旋律;要诚惶诚恐,搞好科研,有所作为。 接着,特邀嘉宾教务处处长王凤华,根据自身主持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多年经验,充分肯定思政部课程建设有思路、有特色,并代表教务处承诺搞好教务服务工作,携手共进。校团委书记张红文畅谈了团委抓住十八大契机,开展思政、爱校、成才等主题活动,创新团建方式,扶植理论学术型社团,深化青年成才扶植工作,强化安全教育等工作动态及其显著成果。 随后,副校长陈赤平指出,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高校本身来看,思政课教学既是十分重要又是十分有难度的工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增强科研意识。校党委副书记吴洛夫强调,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德育成才的主途径,是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主渠道。副校长周松涛指出,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创新实践性教学活动模式,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努力上项目,扩大我校在全省的知名度。副校长黄立宏指出,今后要更灵活地推进课程建设,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强化相关部门联动机制。 罗婷校长充分肯定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富有思想高度,富有实际内容的基础上,并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入领会、真正吃透十八大精神,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二是要深化改革,大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三是要做好学术铺垫,整合学院资源,推进学科和课程建设。 易银珍书记号召全体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履行自身的职责,积极参与十八大精神“三进”工程,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打牢学生做人成才的基础。 研讨会后,参会人员进行了分组讨论。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各抒己见,极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思政课部 李会军)
发表时间:2013年01月17日 10:47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字体: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