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性别理论与湖湘女性文化研究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研讨会召开 在新年开局之际,在全社会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中,湖南女子学院于1月8日召开了“妇女/性别理论与湖湘女性文化研究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研讨会。省委宣传部巡视员李湘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校级督导员申纪云,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周发源,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任骆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我校党委书记易银珍,校长罗婷,党委副书记吴洛夫,副校长李军波、黄立宏、贺江平、周美林、周松涛、雷庆礼,副校级督导蒋?萍、莫文斌及校长助理成荷萍、李昱等领导及相关研究人员共 6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黄立宏副校长主持,分为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两个阶段进行。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易银珍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在欢迎词中,易书记真诚地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她指出,本次研讨会主要是总结过去一年来我校性别理论研究和湖湘女性文化研究的成绩,探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发展;同时,认真做好我校妇女/性别研究工作的新规划,以提升我校性别理论研究、湖湘女性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学科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全国妇女/性别研究基地负责人、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女子学院校长罗婷教授回顾总结了基地2011年的工作,构想展望了2012年的工作。 罗婷校长指出,一年来,我校以女性特色为旗帜,以基地建设为平台,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女性学科体系,采取了教学科研双管齐下的战略决策,产出了富有成效的女性教育研究成果。2011年4月15日,“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之后,承担了省社科规划的重点项目“20世纪湖湘女作家研究”、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比较视域下的20世纪湖湘女性文学研究”以及省社科规划项目“英语世界中的丁玲研究”等研究项目。在女书研究方面,成功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民族互动背景中的女书文化研究”以及省社科规划项目“从‘乡村女校’走向湖湘女校:江永女书传承机制研究”。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2011年12月,我校申报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企业管理成功获批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我校申报了女性学本科专业,现已经通过省教育厅批准,正在等待教育部的批复。在教学成果方面,罗婷校长主持的《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荣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建设阳光校园文化,培养阳光女性人才”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贺江平副校长主持的《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在2011年12月21日省社科联召开的“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上,罗婷提交的论文《传承湘女精神,发挥湘女智慧,建设创新型湖南》荣获特等奖,并在湖南大学主会场作了主题演讲。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秉着弘扬先进性别文化的精神,明确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目标,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展开系统的基地和学科建设工程。我们要坚持凝炼学科方向,培育一支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学术团队;坚持以性别理论为重点,促进科研成果上新台阶;坚持以研究基地与研究机构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推进我校学科与专业建设大发展;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加强女性文化资料库的建设,深化湖湘女性文化研究。 李湘舟巡视员表达了对湖南女子学院发展的、学术的和女性氛围的感受,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对基地建设提出了四点殷切期望。他说,研讨会充分表明学院在文化建设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性,对推动我们学院乃至全省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讨会也充分表明基地研究工作的活跃性,对推动全省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研讨会是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以后开展的,更为充分地说明这个学科是有作为的、有潜力的,对于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总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他还冀望基地研究工作把“服务大局”的意识树牢一些;把文化的文章做扎实一些;把湖湘特色做浓一些;把研究的视野打开一些,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与时俱进。 申纪云副厅长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任务、学科建设思路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高等学院的学科建设不仅仅是丰富学科的理念,推动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把学科建设成果运用到人的培养之中,促进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科建设的任务不仅要引领学科方向,也要加强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学科创新基地的建设。由此,我们学科发展的思路是坚持社会需求导向,把学科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坚持整体提升,把重点学科发展与一般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整合资源,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位点的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一岗多责,把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创新岗的建设和教学岗的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科学评价,把学科建设出成果与出人才、出效益结合起来。 周发源书记深情地回顾湖南女子学院及其领导对社科联的支持和对湖南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高度评价了学院教师的执着、热忱、刻苦、创新和务实的精神。他高瞻远瞩地思考了学院的发展问题,希望湖南女子学院抓住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把学科发展思路和举措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学科、项目和课题中,从而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创造更大的成绩。 骆辉主任指出,本次研讨会是一个特色鲜明、跨学科交叉、基地建设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的有益尝试。女性文化研究应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湖湘底蕴、湖南特点、自主创新的学科建设道路,从而打造湖南女性研究品牌,推进我省文化建设走向全国前列。 在学术研讨阶段,基地女性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贺江平教授就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女性经济研究所所长雷庆礼教授探讨了女性经济学的内容;科研处处长李昱教授阐释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及我校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并展望了我校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王凤华教授围绕女性学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和科研动向做了发言;女性体育研究所所长龚德贵教授总结了该研究所和基地的工作成绩,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女性政治与人才学研究所所长张卫国教授就学院女性特色办学与建设和谐人文生态进行了探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代表彭江虹、柳星和刘人峰等人紧紧围绕该学科的三个建设方向,从学科建设、研究内容、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作出规划。在自由发言阶段,部分参会人员对特色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启发了大家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此次研讨会揭开了我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序幕,预示着我校女性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将走向新的里程碑。 (妇女/性别研究与女性教育中心 梁小燕)
发表时间:2012年01月12日 14:50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字体: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