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社会发展学院 曹旭丹 陈慧)彩纸在指尖翻飞,患有唐氏综合征的7岁女孩小雨攥着刚折好的“劳动勋章花”,鼻尖沁着细汗却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在五一劳动节与五四青年节交汇的时刻,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长沙市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让18名特殊儿童触摸到“劳动创造美好”的温度。
寓教于乐:劳动教育新体验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活动在欢快的《劳动最光荣》手势舞中拉开帷幕。在随后开展的《忙忙碌碌镇》情景剧中,志愿者们化身飞行员等职业角色,通过可触摸道具和拟声互动,制造多感官感知劳动场景。“原来开飞机要掌握这么多本领!”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比划。这种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与表演中学习知识、培养劳动意识,潜移默化间拓宽职业认知边界。
专业引领:生活技能新突破
家政专业志愿者将专业收纳知识转化为简单易学的“口袋法”叠衣技巧,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生活技能。手工制作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孩子们用彩纸、粘土制作“劳动勋章花”和感恩花束。自闭症儿童小星完成作品后,将花束送给老师并说道:“老师辛苦了!”可见手工不仅是技能培养,更是情感联结——让孩子们懂得用劳动表达爱。
实践成长:双向赋能新收获
扫帚与地面的轻响、抹布擦拭桌面的窸窣声交织成特殊的“劳动乐章”。10 岁的言语障碍男孩小航第一次独立扫完一小堆纸屑,突然转身望向镜头,眼睛亮晶晶地比出OK手势,这是他今天学会的第3个劳动技能。机构负责人张明翠老师表示:“这次活动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完美结合,这种实践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本次活动通过校社协同模式,实现青年学子与特殊儿童的双向成长,生动诠释学院“把爱心献给社会”的育人理念。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让青春之火在服务社会中燃烧得更旺,让劳动之花在童心深处绽放得更美。
(图:罗悦 责任审核人:黄乘政 黄臻tsssfchcz202505061017)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演绎社工故事,传递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