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通讯社 陈秀)为即将开展的非遗传承拜师项目,7月10日下午,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原站长、高级记者唐湘岳到我院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课。院团委书记刘是京主持座谈会。院团委、宣传统战部、文学传媒系、艺术设计系、艺术表演系等部门负责人和参与非遗项目的学生共40余人参会。
本次非遗传承拜师项目将在怀化进行,共分为靖州侗族大歌、靖州苗族歌鼟、通道侗族织锦、溆浦花瑶挑花等四大组。届时,我院新闻报道小组将对该项目进行视频素材和文字资料收集,再统一汇集好交给唐湘岳进行撰写。“非遗项目会写成一篇7000字左右的大文章,其位置将占光明日报一个整版”唐湘岳说,本次素材主要从传承人怎样继承非遗艺术和我院学生如何学习非遗艺术两方面来收集故事。
光明日报作为一家中央媒体,对素材有着怎样的高质量要求呢?唐湘岳介绍,视频素材需要拍摄学生如何跋山涉水地来到怀化拜师及其整个学艺过程和当地风土人情;以中景和特写镜头为主,捕捉学艺过程中的细节。文字素材,要收集非遗艺术的历史渊源、演化过程,以及传承人曾获何种荣誉和怎样将现实生活作为素材融入作品中。“一个问题是十个问题的开始,同学们不要怕麻烦采访对象。”他认为,本次非遗报道主要是考验采访功力。
唐湘岳说,新闻不仅是记录故事,更要通过故事来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树立正面典型、聚集正能量。“侗族大歌,如何做到无指挥、无伴奏来进行多声部合唱,其中是否蕴含‘和谐’的精神?”他表示,除了拜非遗艺术之师外,还要拜精神之师。
座谈会现场,与会学生积极踊跃提问:“新闻报道中,可以加上自己的想法?”“这违反了新闻的客观性,记者观点应假借采访对象之口说出。”唐湘岳讲述了自身在新闻报道中错误使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经历,论证了新闻一定要遵循客观原则。接着,他说:“如果要使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名言,应该观察采访对象的日记中是否有所记载。”
最后,文学传媒系书记刘琼建议,在报道视频中,可以加上小组成员们的个人自述花絮部分。“这个想法很新颖,也是对非遗传承项目不同角度的呈现。”唐湘岳评论。
刘是今总结说,新闻报道小组的成员们,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学、用心去发现,争取为新闻报道提供高质量的素材。
(责任审核人:杨星灿)